三字經簡說(十一)
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三才者 天地人



    下面開始要說明數字的意義及數字與萬物的關係。
    「一而十,十而百,百而千,千而萬。」
    一是數字的起點,十是數字的終止,十個十就是一百。十個百是一千,十個千就是一萬,如此累積上去,可至無窮無盡。這四句經文,為的是讓我們了解「十進位」。
   「三才者,天地人。」三字依照八卦的乾卦是畫成,上一畫代表天,覆蓋在上面,後一畫代表地,承載在下面,中間畫代表人,表示人在天地之間,因此「三」這個字本身已包含了天、地、人的意義在內。
   「才」當「才能」講,三種具有偉大才能的是天、地、人,他們的才能是:
   「天道敏時」。天可使日月星辰運轉而不息,四季更替而不亂,萬物的生長才有個次序。
   「地道敏樹」。地可使大地上的萬物依靠著它而蓬勃生長,如大地生長萬物,動物吃了植物才可以生存下去,動物拉下的大小便及死後腐爛的屍體,又可以變成植物的養分。
   「人道敏政」,人是萬物之靈。要幫助天地化育萬物,使萬物得以有次序的在天地之間生存,這就要靠政治的力量。政者,正也;使一切都歸於正位,人和動物各過各的生活,互不相害,人必須如此,才可以稱之為人。
   「上天有好生之德」,上天希望所有生物都能順其自然的生長,如果人類為了口腹之欲,而大量捕殺牲禽,違背天意,自然天災人禍就不斷降臨,因此趨吉避凶最好的方法,就是順從天意,戒殺放生,作個頂天立地的正人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十)
首孝悌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



    首者,頭也,第一的意思。第一要緊的是做到,孝弟,如何做?小朋友都會說:要聽父母的話,不惹父母生氣,要用功讀書,不使父母擔心,幫父母做家事,要照顧弟妹,不和兄弟姊妹吵架。但是老師擔心的是:小朋友不知道有沒有真正的去做?「孝弟」是要去實行的,不是作作文章,或嘴巴說說就成了,老師倒不希望你們說得太多,只要你們能切實的做到一兩條也就夠了。
   「次見聞」其次就是增廣見聞。論語中說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,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弟子在家要孝順,出外要恭敬長上,做事謹慎,守信用,以愛心待人,要親近仁德的人,以上這些都是最重要的,其次才是求學。但現在有許多人把這兩件事顛倒過來,也就是讀書第一,其餘孝親事長、人情事故,一概不管也一概不知,成了真正的書呆子,如果是真呆子還好,就怕喜歡耍小聰明,結果自誤誤人。如果能以孝弟為本,再追求知識,這樣對於國家社會都是有利的,古人說:「忠臣出於孝子之門。」既是忠臣必是孝子,才不致於像曹操、秦檜之流,雖然飽讀詩書,但是仁義道德一點也不懂,這都是只重學問不重品德的後果。
   「知某數,識某文」,見聞的目的,就是要知道數字的變化以及了解古聖先賢的文章,藉著文章的薰陶,來進一步的修養自己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九)
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



    孔融四歲的時候,就懂得讓大梨給兄長。這種恭敬長上的道理,在小時候就應該要知道了。
    弟子規裡面說:「兄弟睦,孝在中。」可見孝順的人一定友愛兄弟,能夠友愛兄弟的人,也一定懂得孝順,孝和弟是不可分的。論語中也說:「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。」可見「弟」是很重要的,中國五倫社會,「弟」也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。
    孔融是漢朝魯國人,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子孫,四歲的時候,就懂得遜讓的禮節。一天,有人送來一籃梨,哥哥把大梨都選去了,孔融在旁邊,從從容容的取了一個小梨,大家問他為何不取一個大的呢?他說:「哥哥年長,應該吃大的,我是弟弟,年紀小,怎麼可以犯上呢?」
    孔融那麼小,就懂得禮讓,實在很難得。反觀現在,父母大多溺愛幼子,不管是吃的或用的,往往都給小的多,給大的少,說這樣是愛護弟弟,讓弟弟,而兄長認為這樣不公平,就常常藉故欺負弟弟,以致種下手足不和的禍根。因此父母在分東西的時候,應該公平,而且運用技巧,使年幼的尊敬哥哥,哥哥也愛護弟弟,這樣兄弟和睦相處,一團和氣,不是很好嗎?
    兄弟之間,要緊的就是「兄友弟恭」,而孔融表現的就是弟恭。凡事應該由自己先做起,要求自己先盡到「弟道」,再來影響別人,要相信自己一定有這份力量的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八)
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



    這是一個講孝順的故事。黃香是東漢江夏地方的人,年僅九歲就知道侍奉雙親的道理。每當夏日炎熱的時候,他就用扇子煽父親的床鋪,使枕席涼爽,並趕走蚊子,讓父親能夠安心地睡覺。到了冬天,氣候嚴寒,他先把床舖睡暖,再請父親去睡,好讓父親能睡得舒服,這就是黃香煽枕溫袁的事跡。他的孝行,傳播到京師,當時的人都稱揚他,而喊出了「天下無雙,江夏黃香。」的口號。
    像黃香這種孝行,是任何一個孝順父母的人,「所當執」所應該做的。他之所以能成為孝子,不外是處處替父母設想。夏天蚊子多,床鋪太熱,父親一定睡不好,因此他把這些障礙先去掉。而冬天老人家身體不容易保暖,因此事先把床睡暖,這些都是體貼親心的表現。如果小朋友能時時刻刻想到父母,就不難成為一個孝順的人。
   「百善孝為先」,孝是做人的基本條件,試想,母親為我們忍受十月懷胎之苦,對我們有三年哺乳之恩,又養育我們,這其中所花費的心血不知有多少,父母不曾計較什麼,只是無條件的犧牲奉獻,如果我們還不知道孝順的話,不但不能稱之為人,更逃不出因果報應之外。
    我們應該怎樣孝順父母呢?二十四孝、三十六孝都是我們的模範。首先要做到晨昏定省,凡事替父母設想,以父母的心為心,並且修養自己,不做出有辱父母的事來。多念佛拜佛,把功德回向給父母,願父母身體健康,消災免難,臨命終時,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才是孝的極致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七)
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



    前面說過「人不學,不知義」,既然要學,應該從什麼時候學起呢?「為人子,方少時」身為人子的,正當年少的時候就要學了。如何學?「親師友,習禮儀。」親近明師賢友,因為他們都是善知識,都可以助長我們的品德和學問,更可以由他們身上學到待人處世,應對進退的禮儀,所以要常親近。
    在雪公太老師所編的「常禮舉要」(丑)在校篇第七章中說:「安其學而親其師,樂其友而信其道。」意思是說,在學校要安心求學,心定在功課上,常與老師親近,學老師的一言一行,功課上有疑問也要請教老師,不要和老師疏遠。
    對於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,你要與他和樂相處,互相砥礪,並且對他所說出的,合乎道義的話,你也要相信,而且勉力去做,這樣德學必定大進。
    一個人如果只是在家關起門來讀書,不去請教老師,也不結交朋友,那麼見識一定不廣,閉門造車,在學習效果上不但是事倍功半,還可能會徒勞無功呢!因此求學不可沒有師友來輔助。
    古人對交朋友是非常重視的,曾有人說:要了解一個人。只要看他交的朋友就可以了。因為怎樣的人就交怎樣的朋友,所謂「物以類聚」。而孔子教我們交朋友要「無友不如己者。」如果我是以忠信為主的人,而對方卻不講求忠信,我就不和他做朋友。每個人擇友的標準可能不大一樣,現在就講一個交友的故事:
    漢朝的管寧和華歆本來是好朋友,常常在一起研究學問。有一天,他們正在讀書時,聽見外面鑼鼓喧天,管寧聽而不聞,仍然用功讀書,而華歆就忍不住跑到外面去看,原來是新官上任正在遊街,華歆流露出很羨慕的表情,管寧見他如此,就用刀子把二人同坐的席子割成兩半,華歆問他何以要如此做?管寧說:「我讀書的目的,是為求明白道理以便修身,而你卻貪戀名利,你和我志不同道不合,不適合做朋友。」華歆說:「我知錯了,讓我們和好如初吧!」又有一次,二人同在田裡鋤地,管寧撿到一塊金子,把它視同泥土一樣丟在一旁不去理會,但華歆就高喊:「金子哪!這是一塊金子哪!」由此可知,他們二人的心志是多麼不同。
    從此管寧就決定不再和華歆往來,準備到另一個地方去讀書,臨走前仍然勸華歆,不要太重視這些外在的浮名虛利,但華歆終究不聽,最後當了賊官被殺。而管寧避難到遼東,用仁德教化當地百姓,使得人人和睦相處,大家都非常崇敬愛戴他,遼東地方也儼然成為世外桃源。
    如果我們也能親近像管寧這樣的人,必定受益匪淺,因為可以跟著他「習禮儀」,學習禮儀節度,孔子說:「不學禮,無以立。」如果不學禮,就無法立足於社會。因為不懂禮,處處說錯話、做錯事,惹人討厭。相反的,如果懂得禮節,一言一行合乎節度,表現出來的,就是一個彬彬君子的樣子,大家樂意和你為友,並且尊敬你,也喜歡學你那謙恭有禮的態度。如果大家都懂禮,自然減去了許多無謂的爭端,社會將更加和樂,這是習禮儀的好處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六)
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


    說到為人子者,必須從小就求學,為什麼要求學呢?這裡就先舉了一個例子:
   「玉不琢,不成器。」玉石如果不加以琢磨,就沒有辦法成為有用的器具。我們知道古人常常用玉來做成各種裝飾品或器皿,這些我們可以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中觀賞到。當我們看到一件件光滑溫潤的玉器時,無不讚嘆它的冰清玉潔與雕工的精細,但是可曾想過,一件玉器實在是得來不易啊!
   「玉」本來是以石頭的狀態存在於深山中,我們稱作玉石,它並不是一挖出來就是一塊美玉的,我們由「和氏璧」的歷史故事可以知道:一塊玉石若不是稍具眼力的人是看不出來的。玉,它包在璞當中,要先切開,再把旁一邊的廢石磋掉,這時玉質一現出來了,但玉面還不平整仍然很難看,這時玉工就著玉的形狀和顏色,決定要做什樣東西,才琢成所需的樣式,完成後再慢慢細磨,才顯出它的平滑光亮,成為一件美麗的玉器,如果沒有經過琢磨的工夫又怎能成器呢?
    人也跟玉一樣,想成器,就要求學,「人不學,不知義。」如果不求學,就不知道聖賢的道理,不知道那些是合乎義理,是應該做的;那些是不合乎義理不應該做的。若不會分辨,心中沒有一個標準,任由自己的喜好去做,就不免要做錯事了。也因為分不清好人壞人,因此結交了不良的朋友,自己也受到熏染,最後結黨結派,危害社會,情形就更加嚴重了。這就是不求學,不明義理的後果。
    我們要知道,有些事情,本來是好事,是對的,但因為辦的人不同,而造成不同的結果,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、觀念不同所致,而這些差異的產生,就是因求學或不求學而來。就求學而言,求的是什麼學,也各有不同,有的是求名利之學,有的則是求聖賢之學,而兩者之間的差別,何止是千萬而已!
    現在,我們就舉二十四孝中「為母埋兒」的故事來說明「不知義」的危險性。
    漢朝時候有一個叫郭巨的人,家裡非常的窮困,生有一個兒子,年紀剛只有三歲,郭巨的母親非常疼他,因此常常把郭巨奉養的食物,省下一些給孫子吃。郭巨看母親這樣,就暗中和妻子商量說:「我們家很窮,奉養母親的東西本來就很少了,現在兒子又分掉了母親的食物,不如把孩子埋了吧!」妻子雖然疼孩子,但是為了孝順也只好答應了。於是偷偷地把兒子抱出去,拿起鋤頭向地下挖坑,沒想到挖到三尺深的地方,看見許多黃金,上面刻著:「官不得取,民不得奪。」標明是要給郭巨的。有了這些金子,可以過舒適的生活,買好東西給母親吃,就不必埋兒了。
    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子女的,郭巨夫婦也不例外,但因為孝心深重,因此想犧牲兒子,這種存心實在難得,但他卻不知道,養親就是要「養親心」,如果把兒子埋了,母親看不見孫子,會多麼傷心啊!縱有美食在前,又如何下嚥呢?如此一來,原本想孝順卻變成不孝了。幸好郭巨的孝心可嘉,上天憐憫,因此賜他黃金,才挽回錯誤,要不然後果就不堪設想了。由以上這個故事我們知道,郭巨的孝心是對的,可是他不知道埋兒是不合乎義理的,因此差一點就鑄下大錯,這就是因為他沒有進一步去學聖賢道理的緣故。所以,小朋友千萬要認真求學,不然好事可能都會被你給辦壞了呢!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五)
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



    前面說到「養不教,父之過,教不嚴,師之情。」就是要父母注意家庭教育,而老師也要認真負責的指導學生,那麼為人子女、學生的,又該怎樣呢?
   「子不學,非所宜。」為人子者,如果在父已教,師已嚴的好環境下,卻不專心求學,是非常不應該的。因為不求學,必然癡蠢愚庸,在家庭裡,事奉雙親或兄長,不知道孝順和友愛的道理。出門在外與朋友交往,也不知道該如何待人處世,以致得罪人,令人嫌厭。相反的,如果肯求學,就可以由書本中記取古代聖賢的訓示,再加上師長的親自指導,能使我們更懂事理,不容易犯錯,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,互相勉勵進德修業,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所學的知識,用來服務人群,讓人類的生活更美滿幸福,這一切都有賴求學而來。「幼不學,老何為。」年幼的時候,如果不學,到了老年,又能有什麼作為呢?要知道,讀書貴在年少,因為這時身體壯,精力足,記憶力好,學習能力也強,如果這時不學,沒有成就,怎能服務人群呢?更別說要廣度眾生,做大菩薩了,實在是可惜啊!
    古人常用一副聯來警惕自己要勤學,這副聯是
   「好讀書不好讀書,好讀書不好讀書。」
    上下兩聯的字完全一樣,但讀音不同,意思就完全不同了。上聯是指少年時期,有許多正適合讀書的好條件,可惜不喜歡讀書。下聯是說到了中年以後,由於人生的經驗增多,知道知識的重要,一直想辦法要多學一點,因此非常喜歡讀書,可惜,年紀一大,老眼昏花,字看不清楚,坐下來讀書,一會兒就腰酸背痛,叫他開夜車,更沒那種體力了,在在都顯示讀起書來非常吃力,可是那種好學的精神卻令人欽佩不已。因此我們常可以聽到老年人慨嘆的說「少小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」老年人以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,少小不努力的悲哀,我們就不該輕輕聽過,以致重蹈覆轍,待老來還是發出同樣的慨嘆,那是多麼的可悲啊!各位同學,誰要是能真正相信古聖先賢的話語,並且牢記在心,才是真正的聰明人,他絕對可以少受許多冤枉罪的。
    古人有一首詩:「三更燈火五更雞,正是男兒立志時,黑髮不知勤學早,白頭方悔讀書遲。」古代的男子立下為國為民服務的遠大志向之後,就日夜苦讀,遲遲睡,早早起。如果黑髮的少年時代不知早點勤學,到了老年白了頭,就會後悔讀書太晚了。學人覺得,珍惜生命最好的方法,就是少作後悔的事,如何減少後悔?就是要多聽、多看,並且接受古聖先賢的經驗談,這些經驗談都是相當寶貴的,照著做,可以少走冤枉路。
    各位同學,你們年紀都還小,正是讀書的好時光,不該貪玩,要知道,「日月如梭,流水無情。」光陰就像流水般一逝不回頭,如果不及早努力,長大之後,後悔就來不及了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四)
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


    經文意思是說生養孩子,如果只是給他吃,給他穿,而沒有教育他,這是父母的過失。孩子上學後,老師如果不嚴格督促管教,就是犯了懶惰的過失。這兩句經文是告訴我們,要教好孩子,必須父母與老師雙方配合,加強家庭和學校教育,共同努力,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,父母和老師雙方都要盡責任,缺一不可。
    為了讓各位小朋友更容易明白「養不教,父之過」的意思,現在就來講一個故事:以前有一個小孩子,名叫小明,他本來是個好孩子,但有一次,他在學校看見同學有一個漂亮的硯台,於是偷偷的佔為己有,拿回家去,母親看見了,問他硯台那裡來的,他說是向同學拿的,母親聽了,不但不責備,反而誇獎他技術高明,偷了東西卻沒有讓人發現,還教他下一次再拿。小明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,加上受了母親的鼓勵,就大膽的偷了起來,剛開始只是拿一些小東西,慢慢長大後,他就去搶官庫,後來失風被捕,他才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。當他被判重刑的時候,心裡非常怨恨,恨父母親沒有教他辨別是非,後來母親來探監,他藉口要對母親說悄悄話。竟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,母親痛得很,問他:「我對你那麼好,你為什麼這樣對我?」小明說:「你愛我的方法不對,變成了溺愛,使我不明是非善惡,如今害我落到這種下場,都是您沒有教我的結果。」母親聽了,覺得很慚愧,由於自己的無知,害了親生兒子,心裡難過極了,可是後悔已經太晚。
    由這個故事,我們可以知道,孩子是必須教育才會成材,不教,而使他變成不良少年,父母要負大半的責任,所以愛孩子的正確方法,就是教育他,引導他走正路,使他成為正人君子。
    孩子到了六、七歲,一定要送他去讀書,學習禮儀。古人說:「欲高門第須為善,要好兒孫必讀書。富不讀書,縱有黃金,身不貴。貧能守己,雖無榮耀,也增光。」可見讀書懂道理是很重要的,但是如果老師不認真教學,就是犯了怠惰的罪過。
    以前 雪公太老師曾說:「老師是增長學生慧命的,如果沒有盡心盡力教導學生,就是斷學生的慧命,這種罪過很大,死後一定下十九層地獄。」這一番話可作為天下老師們的警戒。
    學人在歷史故事中,也曾看過不少認真教學,造就不少人才,而自己的兒子也接連考中進士的事一例。相反的,不認真教書的老師,他的兒子也少有成就,這都是因果報應,身為老師的人,不可不謹慎啊!
    上面四句經文,主要是想造成一種「內有賢父兄,外有賢師友」的好環境,像這樣如果子弟還不成才,那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三)
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



   接下來介紹一位善教子女的父親。竇燕山用合乎義理的方法,教導他的五個兒子,成為正人君子,五個都考上進士,因而把父母親的名聲顯揚開來,傳名於後世。
   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竇燕山是如何教子的,這是一個因果報應的故事。竇禹鈞他是北京幽州人,因為那個地方正是古代的燕國,所以人們稱他竇燕山。他是五代後晉時人,家裡非常富有,可是他為人心術不正,專門用大斗量入,小秤量出,用欺騙的方法來賺錢,而且欺壓貧窮,喪盡天良,所以到了三十歲,仍然沒有兒子。
   有一天晚上,他夢見已去世的父親對他說:「你心術不正,德行不端,壞名聲已經傳到天庭上來了。你不但不會有兒子,而且還會短命。你要趕快改過遷善,多積陰德,多幫助人,或許還有挽救的餘地。」竇先生醒來,把夢中父親所說的話,一一謹記在心,以前做的惡事再也不敢做了。
   有一天,他在客店中,撿到一袋銀子,他就在那兒等了一天,等失主回來找的時候,原封不動的退還失主,從此去掉了貪心的毛病。
   後來,地方上的窮苦人家,有女兒而沒能力出嫁的,他就送錢給他們買嫁妝,以便嫁人。有兒子沒辦法娶妻的,他就出錢替他們完婚。又在自己家裡設立「義館」,聘請高明的老師來教書,讓貧窮沒辦法讀書的孩子,都可以來上學,而且還給他們獎學金。他普遍的幫助貧寒的人,自己卻不肯亂花一分錢,做得到的善事無不盡力去做。
   有一天晚上,又夢見父親對他說:「你現在所積的陰德很大,美好的名聲已經傳到天庭,以後你會有五個兒子一起考上進士,你的壽命也會增加到八、九十歲。」竇先生醒過來,知道只是一場夢,但從此更加認真修養自己,多行善事,果然生了五個兒子,娶的媳婦也很良善,家庭裡面很有規矩,男的認真讀書,女的勤於紡織,非常和睦,都是孝子賢媳,成為人人羨慕的好家庭。
由這個故事可以知道,只要改過遷善,仍然可以改變一切。竇先生由於多積陰德,因此招感好孩子來投胎,再加上自己以身作則,孩子自然良善、端正,因此,想要有好孩子,竇先生正是個好榜樣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)
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

經文舉出歷史上有名的一位賢母和一位賢父,他們都很懂得教育的方法,因此都教出好兒子來。
    第一段是說孟母三遷的故事。從前有位孟母姓仇,戰國鄒人,丈夫早死,跟兒子孟軻相依為命,孟母以紡紗織布維生。孟子年幼的時候,住在鳧村,靠近墳場,孟子看見出殯、埋葬及祭拜的情形之後,就常跟小朋友玩埋葬死人的遊戲,還學孝男痛哭的樣子。孟母認為這樣太不妥當了,就搬到廟戶營村,營村有市場,孟子又仿效屠戶殺豬做買賣。孟母看見孩子殺生,心中更加擔心,於是再遷往鄒城,由於靠近學校,孟子天天以演練讀書或禮儀為樂,孟母這才安心定居下來。以上是孟母「擇鄰處」的過程。
    由這個故事可以知道,小孩子都是天真的,不會分辨好壞,只一味的學習,而且學習能力又非常的強,因此,從小父母就要替孩子選擇良好的環境,一個可以學習聖賢的環境。至於孟母則是一位有見識的婦人,為了教子,不惜搬三次家,她並不富裕,搬家又是個不小的負擔,可是她眼光遠大,因此再苦也要選擇好環境給孩子,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。
    孟子略長,孟母送他入學,剛開始,孟子還懂得用功,後來漸漸貪玩,有一天竟然逃學回家,孟母此時正在機房織布,一看見他逃學回來,就拿起一剪刀把杼上的線剪斷,孟子很惶恐,跪著問母親為何要如此,孟母責備他說:「讀書就跟織布一樣,積絲才能成寸,積寸才能成尺、成丈、成疋,才能一成為有用的東西。而你求學更是要每日每月每年不斷的用功,才能進步,如今你懶惰逃學,就是自己放棄自己,我斷機行也跟你一樣啊!」孟子聽了覺得很慚愧。就回到學校,發憤用功讀書,早晚努力,最後成為大儒,我們尊稱他為「亞聖」,這都是孟母教子的功勞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一)
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
   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


    首先要介紹開頭的第一個字是「人」,就是要我們學「做人」,這本書的最終目的,也是在教我們如何建立「人格」。
   「人」,有好人和壞人,我們不可以學壞人,因為現世一定會受苦報,將來還會投生到不好的地力去受苦。那麼要如何做好人呢?就是要孝順、友愛、忠誠、守信、有禮、行義、廉潔、知恥。簡單的說就是要做利益別人的事,不要害人、佔別人的便宜。我們是佛弟子,更應廣積功德,利益眾生,再把功德回向西方,願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。這樣你不但是一個好人,更是君子,將來還會成佛呢!
   「人之初」,人剛生下來的時候。「性本善」,本性都是善良的,這句話是孟子說的。孔子是說「性相近」,每個人的本性原本都是很接近的,不善也不惡,但是,「習相遠」,後來因為生活在不同的環境,「學習」了不同的事情,慢慢地,相差就越來越遠了。
    你們看,剛生下來的嬰兒,他躺在搖籃裡,吃飽了睡,睡飽了吃,拉屎尿溼他就哭,根本不知什麼是善惡,什麼也不會做,每個嬰兒都一樣,這是「性相近」最好的說明。但是當他慢慢長大,由父母那裡學習觀念、習慣、動作、語言後,就有所改變了。如果父母生活規律、動作文雅、說話溫和,一切行為都正正當當,孩子就學到好的,成為好孩子,上學後又遇到好老師教他學問道理,就會成為正人君子了。可見環境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,因此我們要多親近好人,學習好的行為。更要趁年幼頭腦清楚之時,把握學習機會,養成好習慣,去掉壞毛病。
    由經文,我們可以知道學習環境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,如果我們有了好環境,學習起來將是事半功倍,不容易退轉。古人有句話說:「蓬生麻中,不扶自直。」蓬是一種雜亂無章的草,但是如果把它種在麻中(麻是一種直挺生長的植物)蓬也不得不直了,這可以給學習環境的重要下個註腳。
    我們求道學佛最好的環境,要算是西方極樂世界了,那兒有良師: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。益友:許多大菩薩、阿羅漢。你有疑問可以馬上向他們請教,他們都是好榜樣,你看見大家都很用功,自己自然而然也跟著進步了。
    那兒氣侯溫和,沒有炎夏、寒冬,用起功來很舒適,餓了食物自然現在你面前,吃完自然隱去,省去許多麻煩,真好。但是那兒不是隨便可以去的,必須發願往生,並精進念佛,隨時隨地都要想到阿彌陀佛,念到一心不亂了,才有希望去。同學或許會問:「就這麼便宜嗎?」是的,阿彌陀經上寫得清清楚楚,我們要信佛說的話才是。
    但是佛經沒有人解說,你再聰明也無法明白裡面的意思,那怎麼辦?要知道,目前我們讀的佛經是用中文翻譯而成的,因此我們必須先讀中國的聖賢書,從最基本的三字經讀起,虛心接受老師的教悔,並且把書中的道理,實行在日常生活中,改掉自己不好的習慣,養成好規矩,使自己成為一位彬彬君子。如此,國學有了相當基礎,再研究佛學,就容易明瞭,因此當前最好認真用功讀書,無形中,你就會進步,這就是在做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準備了。
    苟是「如果」的意思。「苟不教」,如果不去教育他。任何人剛生下來的時候,都是懵懂無知的,凡事都要經由父母、兄姊、師長給予指導才會明白。我們且看小孩子,他們本來不會走路;不會說話;不會拿筷子;不會穿衣服、穿鞋子,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他會了,可見習慣和行為要經由指導才會,道理更是要教才會明白;知道那些事該做,那些不該做;那些東西可以拿,那些東西不可以拿;那些話該說,那些話不該說,父母師長要負起這個重要的教育工作,引導小孩子往「正」路上走,使他做正事、去正路、說正話,這樣要想孩子成為正人君子是絕對沒有問題的。相反的,如果父母不教育他,他的性情就會變遷,遷就是「改動、遷移」,但往好處遷移的機會很小,除非他的資質很好,會分辨是非善惡,否則都只有往壞處發展;脫下的鞋子亂放;吃完的果皮亂丟;看見別人的好東西就佔為己有,只求隨心所欲,而不管會不會妨害他人,最後成為社會的害蟲,這全是因為沒有教育他的緣故。
  「教之道」教導的方法,「貴以專」,注重在使孩子專心,「專心」可以說是學習的利器,如果一心二用,下再多的功夫也是枉然,譬如你正在算數學,又一面看電視,這就是不專心,數學一定會算錯。所以做什麼事都必須專心,能專心就是有定力,同學們可以用念佛來訓練自己的定力,有定力的孩子,學習能力會特別強呢!

TOP

【三 字 經全文】

人 之 初   性 本 善   性 相 近   習 相 遠

苟 不 教   性 乃 遷   教 之 道   貴 以 專

昔 孟 母   擇 鄰 處   子 不 學   斷 機 杼

竇 燕 山   有 義 方   教 五 子   名 俱 揚



養 不 教   父 之 過   教 不 嚴   師 之 惰

子 不 學   非 所 宜   幼 不 學   老 何 為

玉 不 琢   不 成 器   人 不 學   不 知 義

為 人 子   方 少 時   親 師 友   習 禮 儀



香 九 齡   能 溫 席   孝 於 親   所 當 執

融 四 歲   能 讓 梨   弟 於 長   宜 先 知

首 孝 弟   次 見 聞   知 某 數   識 某 文

一 而 十   十 而 百   百 而 千   千 而 萬



三 才 者   天 地 人   三 光 者   日 月 星

三 綱 者   君 臣 義   父 子 親   夫 婦 順

曰 春 夏   曰 秋 冬   此 四 時   運 不 窮

曰 南 北   曰 西 東   此 四 方   應 乎 中



曰 火 水   木 金 土   此 五 行   本 乎 數

曰 仁 義   禮 智 信   此 五 常   不 容 紊

稻 粱 菽   麥 黍 稷   此 六 穀   人 所 食

馬 牛 羊   雞 犬 豕   此 六 畜   人 所 飼



曰 喜 怒   曰 哀 懼   愛 惡 欲   七 情 具

匏 土 革   木 石 金   與 絲 竹   乃 八 音

高 曾 祖   父 而 身   身 而 子   子 而 孫

自 子 孫   至 玄 曾   乃 九 族   人 之 倫



父 子 恩   夫 婦 從   兄 則 友   弟 則 恭

長 幼 序   友 與 朋   君 則 敬   臣 則 忠

此 十 義   人 所 同   凡 訓 蒙   須 講 究



詳 訓 詁   名 句 讀   為 學 者   必 有 初

小 學 終   至 四 書   論 語 者   二 十 篇

群 弟 子   記 善 言



孟 子 者   七 篇 止   講 道 德   說 仁 義

作 中 庸   子 思 筆   中 不 偏   庸 不 易

作 大 學   乃 曾 子   自 修 齊   至 平 治

孝 經 通   四 書 熟   如 六 經   始 可 讀



詩 書 易   禮 春 秋   號 六 經   當 講 求

有 連 山   有 歸 藏   有 周 易   三 易 詳

有 典 謨   有 訓 誥   有 誓 命   書 之 奧

我 周 公   作 周 禮   著 六 官   存 治 體



大 小 戴   注 禮 記   述 聖 言   禮 樂 備

曰 國 風   曰 雅 頌   號 四 詩   當 諷 詠

詩 既 亡   春 秋 作   寓 褒 貶   別 善 惡

三 傳 者   有 公 羊   有 左 氏   有 彀 梁



經 既 明   方 讀 子   撮 其 要   記 其 事

五 子 者   有 荀 楊   文 中 子   及 老 莊

經 子 通   讀 諸 史   考 世 系   知 終 始



自 羲 農   至 黃 帝   號 三 皇   居 上 世

唐 有 虞   號 二 帝   相 揖 遜   稱 盛 世

夏 有 禹   商 有 湯   周 文 武   稱 三 王

 

夏 傳 子   家 天 下   四 百 載   遷 夏 社

湯 伐 夏   國 號 商   六 百 載   至 紂 亡

周 武 王   始 誅 紂   八 百 載   最 長 久



周 轍 東   王 綱 墮   逞 干 戈   尚 遊 說

始 春 秋   終 戰 國   五 霸 強   七 雄 出

嬴 秦 氏   始 兼 并   傳 二 世   楚 漢 爭

高 祖 興   漢 業 建   至 孝 平   王 莽 篡



光 武 興   為 東 漢   四 百 年   終 於 獻

魏 蜀 吳   爭 漢 鼎   號 三 國   迄 兩 晉

宋 齊 繼   梁 陳 承   為 南 朝   都 金 陵

北 元 魏   分 東 西   宇 文 周   興 高 齊



迨 至 隋   一 土 宇   不 再 傳   失 統 緒

唐 高 祖   起 義 師   除 隋 亂   創 國 基

二 十 傳   三 百 載   梁 滅 之   國 乃 改



梁 唐 晉 及 漢 周 稱 五 代 皆 有 , 由

炎 宋 興   受 周 禪   十 八 傳   南 北 混



【   遼 與 金   皆 稱 帝  】   此 段 為 宋 版 所 無

【   太 祖 興   國 大 明   號 洪 武   都 金 陵   】

【   迨 成 祖   遷 燕 京   十 六 世   至 崇 禎   】

【   閹 亂 後   寇 內 訌   闖 逆 變   神 器 終   】

【   清 順 治   據 神 京   至 十 傳   宣 統 遜   】

【   舉 總 統   共 和 成   復 漢 土   民 國 興   】

【   廿 二 史   全 在 茲   載 治 亂   知 興 衰   】



十 七 史   全 在 茲   載 治 亂   知 興 衰

讀 史 書   考 實 錄   通 古 今   若 親 目

口 而 誦   心 而 惟   朝 於 斯   夕 於 斯



昔 仲 尼   師 項 橐   古 聖 賢   尚 勤 學

趙 中 令   讀 魯 論   彼 既 仕   學 且 勤

披 蒲 編   削 竹 簡   彼 無 書   且 知 勉

頭 懸 梁   錐 刺 股   彼 不 教   自 勤 苦



如 囊 螢   如 映 雪   家 雖 貧   學 不 輟

如 負 薪   如 掛 角   身 雖 勞   猶 苦 卓



蘇 老 泉   二 十 七   始 發 憤   讀 書 籍

彼 既 老   猶 悔 遲   爾 小 生   宜 早 思

若 梁 灝   八 十 二   對 大 廷   魁 多 士

彼 既 成   眾 稱 異   爾 小 生   宜 立 志



瑩 八 歲   能 詠 詩   泌 七 歲   能 賦 棋

【 缺 字 , 原 文 棋 用 或 體 , 基 之 下 改 石 】

彼 穎 悟   人 稱 奇   爾 幼 學   當 效 之

蔡 文 姬   能 辨 琴   謝 道 韞   能 詠 吟

彼 女 子   且 聰 敏   爾 男 子   當 自 警



唐 劉 晏   方 七 歲   舉 神 童   作 正 字

彼 雖 幼   身 己 仕   爾 幼 學   勉 而 致

有 為 者   亦 若 是



犬 守 夜   雞 司 晨   苟 不 學   曷 為 人

蠶 吐 絲   蜂 釀 蜜   人 不 學   不 如 物



幼 而 學   壯 而 行   上 致 君   下 澤 民

揚 名 聲   顯 父 母   光 於 前   裕 於 後

人 遺 子   金 滿 嬴   我 教 子   惟 一 經

勤 有 功   戲 無 益   戒 之 哉   宜 勉 力

TOP

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About Us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Our Service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Expected Quality System Certification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Contact Us Our Partners – Sai Fung Electronics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