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年人吃人 今日人欺人

信陽農民捱過饑荒 再抗人禍
【明報專訊】回顧中共歷史,從來無法迴避農村和農民,60年前中共依靠「農村包圍城市」戰略取得全國政權;50年前中國農村卻發生罕見的饑荒,死亡數以千萬人,其中最慘的可說是「信陽事件」。國慶60周年前夕,記者深入河南信陽農村調查發現,「信陽事件」在當地已被多數農民遺忘,但如今信陽農村幾乎十村九空——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,土地多集中在一些村官手中,搞加工廠、炒賣地皮等。對比今昔,信陽一些農民這樣說:50年前是天災大過人禍,如今是人禍大過天災,當年逃荒今日上訪,當年「人吃人」今日「人欺人」。

魚米之鄉竟餓死百萬人
大躍進時期,河南是全國「糧產衛星」(即虛報產量)放得最多地區,1959年信陽各縣虛報糧產高達72億斤,國家徵糧自然按照這個虛數。偏偏當地因大煉鋼鐵誤了農時又遇天災,農民口糧幾乎全被剝奪。1959年國慶過後,信陽農村多數公共食堂停糧斷火,600萬人口的魚米之鄉,3個月內竟然餓死100多萬人!災難由此遍及全省全國。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、美籍學者崔琦的親生父母,就是1960年在鄰近的駐馬店地區餓死的。

信陽光山縣十里公社吳圍孜村村民吳永寬蒐集整理的一份1959年全村餓死人名單,2004年自籌資金建成全國首個「信陽事件紀念碑」,如今紀念碑立在自家田地吸引各地專家前來考察。碑文寫道,「每天都死去好幾個,有的小孩死了,被大人把小孩的肉煮吃,人吃了小孩的肉得黃腫病,這樣不到半個月時間,有120人小村莊死去了70多人,45戶死絕……」據統計,50年後的今天,吳圍孜村人口仍是120多人,沒有增長。自稱在信陽飢餓中「死過兩次」的吳永寬對記者說:「良心驅使我花了一些錢,在清明節為那些冤死的人立下兩塊紀念碑,為這段最黑暗、最苦難歷史做一點點見證,望天下人記住這段歷史」。

村民餓極割人頭開腦煮吃
現已在城市教書的信陽息縣姜寨村村民姜先生向記者描述當年慘景,「出門無所見,白骨蔽平原」,很多小村滅絕了人,農戶全家餓死,老百姓餓到了靈魂出竅地步,把一切能吃的東西統統吃光,家家死人,到處是死屍,最後吃屍體、吃活人、吃親人……息縣包信鎮姜寨村全村餓死397人,僅剩下90多人。姜先生的叔叔餓極了,夜晚一人偷偷摸到溝灘割了5個人頭背了回來,把人頭劈開取出腦子煮吃……

災難發生後,信陽各縣、公社、大隊嚴格封鎖消息,民兵日夜站崗值班,不許農民外出討飯,不許向上級反映情。光山縣一名七旬老人向記者講述一個當年笑話,一封反映餓死人的信件寄往北京,被縣公安截留,郵局說寄信人好像是個臉長麻子的女人,當局竟對全縣女麻子逐個審查……由於當局封鎖,連原籍光山縣的總理周恩來夫人鄧穎超也得不到真實情。但「信陽事件」最終紙包不住火,信陽地委書記路憲文和8個縣委書記(全地區共18個縣)被逮捕,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被降職。

信陽事件敏感 官禁傳媒採訪
但是「信陽事件」至今仍是敏感話題,雖然官方已有定論,但仍禁止傳媒採訪。記者深入信陽農村採訪,卻找不到「大饑荒」絲毫痕,當年的茅草屋已換成鋼筋水泥房,男女青年穿著時髦,電視裏播映香港、台灣電影……外人不由得懷疑,50年前信陽真的餓死上百萬人?但當地農民說,他們耕田時常常不經意間由土裏掘出人骨,說明村裏老人所說的往事並非鬼故。

《農民日記》記錄60年艱辛路

【明報專訊】陝西農民侯永祿傾盡心力寫成《農民日記》,2007年出版引起全國關注。該書用沉重語氣總結中國農民近60年艱辛之路,「從分田地、互助組、農業社、人民公社、再到責任田,走過一條多麼漫長道路啊!中央把咱們這代農民當作實驗田了」。

「中央把農民當作實驗田」
1958年4月河南遂平縣建立「岈山衛星人民公社」,這是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。毛澤東揮毫寫下5個大字「人民公社好」。半年時間內全國農村實現了公社化,「共產主義是天堂,人民公社是橋樑」口號流傳全國。

親歷「首個人民公社」和「大躍進、大鍋飯」生活的岈山鄉退休幹部周留栓,多年來蒐集人民公社實物,數量品種之多可開博物館了。在周留栓記憶中,人民公社就是糧食共有,豬羊入大圈,樹木房屋統歸公社所有,社員集體勞動、集體就餐、月底領工資。公社好處可用一段順口溜概括,「住的是樓上樓下,用的是電燈電話,使的是洋犂子洋耙,路上喇叭會說話,蘇聯有啥咱有啥」。不過,村民加入人民公社首先要交東西,周留栓家交了一頭牛、一個耙,家中大件物品全要上交,甚至鍋碗瓢勺都交出來了。

人民公社還設有公共大食堂。周留栓回憶,開始有肉有菜、饅頭管夠,老人有「老人餐」,託兒所有「兒童營養套餐」。僅吃了4年大鍋飯,1962年公社大食堂就散伙了,再也沒有恢復。公社放完「粮產衛星」又大煉鋼鐵,一天周留栓發現家中箱子角上鐵皮沒有了,後來知道被父親撬下煉鋼去了。大煉鋼鐵未成,3年大饑荒就來了,隨後就是文化大革命。

人民公社舊址大發旅遊財
1984年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更名為岈山鄉,第一個人民公社壽終正寢。記者在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上所見,早已脫漆的標語又被人染得鮮紅,原來當地人如今靠人民公社舊址來吸引遊客,大發旅遊財呢!

中國農民60年生存關鍵點,一是土地二是稅賦。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18個手印,確立家庭承包責任制,由此掀起土地改革大幕;2006年,延續2600多年「皇糧國稅」即農業稅正式免徵。

TOP

糧產稱冠世界 三農難題未解

【明報專訊】「國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」。新中國成立60年來,中國農業、農業和農民發生很大變化。1949年全國糧食產量1.13億噸,1984年糧食產量歷史性突破4億噸,中國政府當年向世界糧農組織宣布,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,1993年時任農業部長的何康由此獲得「世界食物獎」。

2008年中國糧食產量不但走出幾年低谷,還創歷史紀錄達到5.28億噸,是1949年產量近5倍,如今中國糧食總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。農業部統計稱,近60年來,全國農民平均收入增長了逾100倍。

但中國農業基礎依然薄弱、農村發展滯後仍需要扶持、農民增收困難,「三農」(農村、農業和農民)問題依然是中國經濟發展重中之重。目前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不到400公斤,雖高於全球平均水準,但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有差距。

TOP

三年饑荒餓死半億人

【明報專訊】「三年自然災害」指中國1959年至1961年期間由於「大躍進運動」及犧牲農業發展工業(如大煉鋼鐵)等政策導致全國糧食短缺和饑荒,海外學者稱之為「三年大饑荒」,西方學者稱其為「大躍進饑荒」。

對於「三年自然災害」的死亡人數,中國官方近年採用非正常死亡3500萬人,人口減少4000餘萬等數據。不過許多海內外專家學者研究數據指,1959至1961年中國非正常死亡數字可能高達5000餘萬人。

TOP

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About Us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Our Service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Expected Quality System Certification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Contact Us Our Partners – Sai Fung Electronics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