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字經簡說(十九)
馬牛羊,雞犬豕,此六畜,人所飼。



    馬、牛、羊、雞、犬、豕稱作六畜。畜就是家裏養的獸,這六種動物是人所飼養的,這與六穀為人所食不相同,而我們之所以飼養牠們,是因為牠們對人類有貢獻,下面就分別說明:
   「馬」能負重致遠,古代沒有汽車,出門坐的是馬車或直接以馬代步。好馬可以日行千里。至於要快速的傳遞消息,就非靠馬接力跑不可了。
   「牛」不像馬可以快跑飛奔,卻可以運載貨物,也可以耕田,更供給主人營養可口的牛奶。
   「羊」生產羊奶。羊有跪乳之恩,時時警惕人類要孝順父母,否則不如畜生。
   「雞」能司晨報曉,告訴主人早早起床工作,不可懶惰。
   「犬」能守夜防患。犬最通人性也最忠心。古代有一位大學問家叫陸機,家中養了一條狗叫黃耳,會替陸機帶書。
    從前有一位楊生家中也養一犬,跟隨主人進進出出,有一天楊生醉倒在草野中,而鄉人正放火燒山,眼見就要燒到楊生了,這時犬跳進河中,沾了一身水,用來浸溼楊生的衣服,使主人免於燒傷。
    報上也曾刊載,一小主人和狗玩耍,未料草叢竄出一條蛇,欲加害小主人,而義犬為救主人與蛇博鬥,最後把蛇咬死,但犬也重傷死亡。
    由上面幾個故事可以知道,犬是人類親密的好朋友。
    「豕」就是豬,是常被認為除了貪吃之外,一無是處的一種動物,其實牠也有功用。如以前種菜種稻都是用糞作肥料,光是人糞不夠用,得再加上豬糞。現在也有人利用豬糞發酵產生的沼氣,代替瓦斯。誰說豬沒有用呢?
    這六種動物各有專司,所以為人所飼養,並不是養來吃的,再說我們怎忍心殺食對我們有功的動物呢?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十)
曰喜怒


    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,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七種情感,很難斷除,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它們,進而控制它們,才能免受其害。
    這七種情感,到底是怎樣一個情形呢?
   「喜」:心之歡樂也。人一遇到順境,自然就會表現出歡喜心,但是每個人對事物的歡喜程度與標準不同,全因當時的心理狀況而異,而心理則受見識、修養、氣度以及所處的環境而改變。
   「喜」情既是不可免,那麼何不運用在好的方面呢?如喜讀書、喜行善喜研真理,這樣就能轉惡緣為善緣了。
   「怒」:心之煩惱也。遇到逆境不順己心,就容易動怒。怒也就是瞋,這是根本煩惱之一,所謂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一開。」
   「怒」對生理、心理都造成很大的傷害。容易動怒的人,除了表示個人修養不夠之外,也顯現個人對事物的道理看不透,太膚淺了才會生氣,所以俗語說:「學問深時,意氣平。」這樣看來,以後我們就不該再說:「都是你惹我生氣的啦!」
   也有人看了不公平的事,便怒不可遏,固然是很有正義感,可是並不能解決事情,不如定下心來,仔細考量一下,尋找解決之道,才是正途。
   今日寰宇殺戮太多,就是因為有些人怒氣太盛,不能克制自己的緣故。那麼要如何治療呢?用一個「忍」字,古諺云:「忍一時之氣,免受百日之殃。」「忍一時氣,風平浪靜;退一步想,海闊天空。」朱子治家格言:「輕聽發言,安知非人之譖愬,當忍耐三思。因事相爭,焉知非我之不是,須平心暗想。」凡事不要太衝動,「忍」才是保平安的良符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十一)
曰哀懼



   「哀」:心之痛切也。人常患得患失,得到時,意氣昂揚,喜出望外,甚至忘了我是誰,一旦失去,又哀傷得不得了。人間最哀痛的是生離死別,由於情感的牽絆,臨別時難分難捨,哭得死去活來,這種哀痛也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感受到。
   「哀」太過則傷身,且於事無補,而智者能防患於未然,以減少哀痛之情,使心境常處於安泰,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。
    有一句名言:「哀,莫大於心死。」意思是說:一個人對周遭的事情已不再關心,麻木不仁,不懂得開創前程,任由外境擺布,心中空空洞洞的?不知痛癢,這是很可悲的。明明還大有可為,卻認為自己已被打入谷底,毫無希望可言,不肯力圖振乍,改造命運,追求更幸福的生活,對這種人你又能怎麼樣呢?
   「懼」:心之惶恐也。在論語顏淵篇第四章,司馬牛問:怎樣才算是君子?孔子說:君子不憂不懼。司馬牛又問:不憂不懼就是君子了嗎?孔子說:常常反省自己,如果沒有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,那有什麼好憂愁、好懼怕的呢?意思是說:如果不種惡因,自然不用害怕會有惡果的到來。
    眾生會懼怕,是因為受到苦惱迫害或者是對未知的一切,無法早作預備而感到畏懼,如果懂得因果,那麼為了避免惡報,就會在因地上戒慎小心,不去造惡,佛經說:「菩薩畏因,凡夫畏果。」許多作奸犯科的人,都是事後才後悔,但悔之已晚矣!
   「人命在呼吸間」,人最大的畏懼是死亡的恐怖,但很少人作這種觀想,總以為自己可以長命百歲,因此凡事總愛斤斤計較,誰能料到何時會一口氣不來,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呢?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,就該好好運用這「懼」情,作為助道良方,精進念佛,才會有成就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十二)
愛惡欲 七情具



   「愛」:心之貪戀也。看見心裏所喜歡的,便執著不放,佛經說:「愛不重不生娑婆。」所以娑婆眾生愛心最重。愛常與貪合在一起叫貪愛,看到自以為美的、好的,都想佔為己有。佔到了,卻惱害了別人,若佔不到,自己又痛苦,愛之一字,真是害人不淺。要如何破解呢?就是把一切都看成假相。事間所有事物都是眾緣和合而成的,眾緣分散變成「空」,這麼一觀想,就會發現,世間的一切並非都值得我們去追求、去貪愛。
    歷史上有許多人,為爭王位,為爭國土,為爭美女而發動流血戰爭,造下種種惡業,雖暫時享受勝利的花果,但可怕的報應卻緊跟而來,所以唯有「清心寡欲」,才可免百日之憂。
   「惡」:心之憎嫌也。對於醜的,不好的,產生討厭的心理。「愛」固然不好,但「惡」也不可取,最好是中庸之道,也就是不要起分別心,要怨親平等,平常廣結善緣,不要到處結仇,如此才可左右逢源。
   「欲」:心之思慕也。看見別人有,而我沒有;別人的較好,而我的不好。便產生一種羨慕心理,嚴重時就生起欲望,而激出貪求心。
    欲望重都是不知足所造成的,俗語說:「知足常樂」,若不知足就要永受「求不得」之苦。
    七情都各有其缺點,但無一人可斷盡,因此我們要善用七情,要有所為而發,一切為公不為私,發也要合乎節度,收放自如,這樣才是真正至性至情的「性情中人」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十三)
匏土革 木石金 絲與竹 乃八音



    用匏瓜、黏土、皮革、木頭、玉石、金屬、絲絃、竹管等材料作成的樂器,可演奏出八種不同風格的樂音。這八種材料可作成那些樂器呢?
   「匏」是葫蘆的一種,它可以用來製作笙、竽等吹奏樂器。笙是用十七根紫竹作成管子,列在匏中而成,學人很喜歡聽笙的聲音,因為它給人一種天下太平、國泰民安的感覺。戰國時代,齊宣王也喜歡聽人吹笙,因此產生了「濫竽充數」這有趣的成語故事。
   「土」就是瓦器,用土燒成的樂器有壎,壎像卵那麼大,上方略尖,下方較平,有點像秤錘,有六個孔,也是用吹的,吹出「嗚嗚……」的聲音。
壎可以和一種用竹子作的樂器叫「箎」的,起相和著吹,發出和諧的聲音,因此,我們
常用「壎箎」來比喻兄弟和睦不起口角。
   「革」是牛皮,可做成鼓,聲音鼕鼕,其有激勵士氣,振奮人心的作用,因此古代戰場上,進攻時都擊鼓以助聲勢。
   「木」,用木頭作成的樂器有柷和敔。祝是以桐木做成,像方形的桶子,上面有一個圓孔,三面畫山,一面畫水,使用時,先用槌子撞底部,再擊打左右,共三聲作起樂。現在我們比較常用的木製樂器是木魚,它可以敲出非常樸拙的聲音。
   「石」,用玉石可作成磬,它的形狀,很像人行禮鞠躬的樣子,所以形容一個人鞠躬的樣子叫「磬折」。
   把各種磬由小到大,編成一排排掛在木架上,這叫編磬,在祭孔典禮上,敲打時會發出非常清脆的聲音。
   「金」就是用金屬鑄成的樂器,有鐘、銅、鑼、鎖吶、喇叭、鈴子、鈸,發出來的聲音都很響亮,而且可以傳得很遠。在古代如果打敗仗了,要撤退時,元帥會下令「鳴金收兵」。
   「絲」指的是用絃來發出聲音的樂器,如琴、瑟、琵琶、古箏、胡琴、揚琴、月琴,以及西洋樂器中的提琴、鋼琴、吉他等都是屬於此類,大多用手指彈奏,不但音域廣,音階變化也多,聲音更是悠揚美妙。
   「竹」,用竹管穿孔製成的樂器有笛、蕭之類,這是攜帶最方便的一種樂器,各種場合皆能隨興之所至,吹奏一曲。
    古代在什麼場合演奏什麼音樂,都有一定,大家按著音樂來行禮,一切都是規規矩矩的。同時章樂會牽動人心,使人自然而然表顯出合於節度的情態,例如在朝廷上聞了樂,各個朝臣自然精神抖擻,莊嚴肅穆,很有威儀的樣子。在宴饗賓客時奏的樂,令人聽了心情愉快,達到舒暢身心,娛樂嘉賓的功效。因此樂和禮是相輔相成的,可見音樂有多重要了。
   「樂者天地之和也」,音樂可以調和人的性情,使合於節度不超過。可是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多是靡靡之音,無病呻吟,毫無美感,充滿了病態。古人有言:聽一國的音樂,便知國家的前途如何。古代鄭國因為音樂不正而亡了國,我們怎可不引以為鑑呢?現在我們可以做的是:自己不去聽這些不合於禮的音樂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十四)
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孫
   自子孫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倫  



    九族是我們的直系血親,和自己的關系最為密切,因此人倫的次序,必須認識清楚,才不致混亂,如果不幸顛倒了次序,把子當父,可就天下大亂了。
    本文中的「身」指的就是自己本身,向上推是「父親」,再上去是「祖父」,再上去是「曾祖父」,再向上推是「高祖父」,到此算來就是五代同堂了。或許有人會問,高祖再上去要如可稱呼?這個學人還沒有查到,不過我們不妨統稱為祖先。因為現在社會大多是小家庭的結構,能三代同堂就已經狠不錯了,而且今日之下,人類的生命處在污染的環境中,飽受繁忙緊張的壓力,很難得享高壽,又加上晚婚的關係,想要四代同堂就更難了,何況是五代、六代呢?
   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輩分的國家,輩分是一下生就註定的。有人一生下來就當舅舅,雖然年齡比外甥小,可是在家中的地位可就大不相同了。走路他可以走前面,吃飯可以坐上座,沒有人敢說他不對,只因為他的輩分大。
    由自身向下推是「兒子」,再下去是「孫子」再向下是「曾孫」,曾孫下面才是「玄孫」,也有稱作「元孫」的,到此九族就圓滿了。
    由於種族的繁衍,我們除了直系血親之外,還有旁系血親以及因為婚姻關係而結成的姻親。中國人的習慣是,只要沾上一點邊,都喜歡攀親道故,這種親愛敦睦的習性,衍生出一股團結的力量,形成了宗親。這種宗親的範圍應該擴大及於國家民族,因為我們都是源於一脈,都是黃帝的子孫,照這麼說來,四海之內豈不是皆兄弟了嗎?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十五)
父子恩 夫婦從



    有了九族,就有五倫關係。男女結婚後成了「夫婦」,生下孩子就有了父子及兄弟關係。出外做事則有朋友及長官與部屬的關係。
    五倫彼此間都有互相對待的道理,各有應盡的義理,如果人人敦倫盡分,五倫的結構才會完整。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講究五倫的社會,因此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,中間雖有異族入侵,卻不被消滅,就是靠這種力量維繫的。
    五倫所衍生的十種該盡的本份,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,沒有一個人可以例外。有那十義呢?
    父子恩:父子的感情是天生的,這種親情切不斷;也割不開,所以叫「天倫」。父不厭子醜,子不嫌父貧。做到父慈子孝。父母慈愛子女,因為「慈」而使子女樂於親近,不致疏遠;因為「愛」而更加盡心管教,使能成個人才。這種愛絕不同於一般人盲目的溺愛。
    子女對父母則要盡孝,因為父母對子女有生、養、教的大恩,因此必須以孝來回報,絕不可忤逆犯上。
    夫婦從:「夫唱婦隨」是夫婦相處的金科玉律。夫者扶也,夫要提攜妻子,盡到保護與照顧的責任。「婦」字是一個女持著掃帚,表示要勤於家務,把家庭料理好,讓丈夫無後顧之憂。有人說:「一個成功的男人,後面必有一個偉大的女性在推動。」這個女性可能是母親,也可能是妻子。主婦雖然身居幕後,但他的賢慧卻是丈夫成功的主力,婦女怎可忽視自己的地位,而自覺不如人呢?
    丈夫要以情義對待妻子,而妻子則以順從為美德,二人相敬如賓,家庭和諧,這才是真正的齊家之道。
    我們知道姻緣本是前生定,夫妻雖然生活習慣略有不同,思想、觀念也不盡一致,卻應該彼此容忍,不要輕言別離。有人請教一對維持婚姻達七十年之久的老夫妻,他們倆幸福婚姻的秘訣,他們說:只有一個「忍」字。遇到意見相左的時候先忍下來,不衝動,當然「溝通」也是相當重要的,這是夫妻相處的潤滑劑。
    希望我們能多見天下美滿婚姻,讓明天更美好。因為一個幸福的婚姻,是給下一代的最佳禮物,您說是嗎?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十六)
兄則友,弟則恭



    兄長要友愛弟妹,弟妹要恭敬長上,這樣兄弟之間絕對可以和睦相處,不致發生兄弟鬩牆,令父母傷心的事情。
    兄弟本是同根生,不應該斤斤計較。如果能做到你讓我一分;我敬你兩分,豈不是和樂融融。你們可曾看過一篇「紫荊樹」的地事?這是敘述兄弟鬧分家,你爭我奪的情形。連樹也要分,而無情的樹,都因不忍被分割而先行枯萎,身為萬物之靈的人,怎麼如比無情呢?還好兩兄弟受到紫荊樹的感動,不再鬧著要分家,才得以圓滿收場。
    老人家常告誡晚輩一句話:「打虎抓賊親兄弟。」意思是說遇到困難時,別人可能袖手旁觀,但是親兄弟一定會來幫你的忙。這同時也說明了:兄弟如果團結一致,一定可以把凶猛的老虎和賊打跑的,也就是說,兄弟彼此合作,就可以克服各種困難,兄弟如手足一般重要,怎好不珍惜呢?
    兄長要給弟妹做個好榜樣,而且要負起保護指導的責任。兄長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很高的,如古代女子有所謂的「三從」:在家從父、出嫁從夫、夫死從子。子指的是長子。長子既然如此重要,父母在生下長子後,就要好好教育他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學習各種禮節,只待習慣成自然,以後弟妹有樣學樣,就好教得多了。
    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更須一致,不偏愛老大,也不慣溺老么,讓他們彼此尊重。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則,與伯叔姑嫂和睦相處。在這麼好的環境下,兄弟絕沒有不友愛的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十七)
長幼序 友與朋



    長幼序:親族之間,要講究長幼的次序,也就是注重輩分關係。有的家族以某些字依序嵌入名字裡面,清楚的表明輩分。以天下一家的孔氏來說,就是個明顯的例子,因此就有「德」字輩,「建」字輩的不同了。
  中國人親族關念很濃厚,遇到同姓的長輩,雖然本來不相識,可是血濃於水,馬上可以親愛如一家人,這是很好的現象,但是千萬不要只是止於此,應該再擴而大之,做到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的境地。對於任何人,年齡大我十歲的,就以兄長之禮對待他;年齡大我二十歲的,就以父執輩之禮恭敬他。相反的,年齡比我小,則以弟妹、子女視之。人人以此心態來對待別人,必定可以達到孔子理想的大同世界。
  友與朋:朋、友二字意思非常接近,若加以分別,則同門叫做朋,而友則是交情更進一步了。有相同的理想,志同道合,朝共同目標努力的兩個人,就叫做友。所以朋、友有親疏之分的。  
    朋友之間講求「朋誼友信」,朋要有情誼,有困難時互相幫助,才算盡到同窗之誼。
  「友」是進一層的交往,彼此要約束自己的行為,以增進二人的親厚關係。如果行為隨便,又不守信用,就會讓人以為你不重視彼此間的友情。感情就會漸漸疏遠,所以朋友之間不可以因為太親密就隨便了。要知道友情也是經過培養而建立的,不小心維護,友情的花朵也會枯萎。
  論語裡面有一章說:「君子以文會友,以友輔仁。」君子與朋友交往,是以詩、詞、歌、賦、琴、棋、書、畫等方式聯絡感情的。而彼此間藉此相互激勵,增進自己的仁德,所以是道義的結合。當朋友有錯時,必須「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則止,毋自辱焉。」見朋友有過錯,要發自內心的誠意去勸告他,言語要委婉曲折,以收到效果為目的。但若勸告三次之後,他仍不聽,就不要再勸,免遭其羞辱,從此可以慢慢疏遠他。可是君子絕交不出惡聲,所謂「人情留一線,日後好相見。」或許將來他改過了,仍然可以繼續往來。這些都是和朋友相處要特別注意的地方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十八)
君則敬 臣則忠 此十義 人所同



    君主要恭敬臣子,臣子要對君主盡忠。這樣就不會有君主欺凌臣子,使臣子產生「伴君如伴虎」的畏懼感;而臣子也不會做出僭越犯上,纂位殺主的事情。君臣各盡己分,才能把天下治理得很好,否則君不君,臣不臣,朝廷政綱不興,有了內訌,必定招來外侮。所以君臣間相處融洽,正是家國之福。
  現在是民主時代,已經沒有專制的君主,但仍有領袖,各個機關也各有首長、主管,這就是現代的君,而輔助主管辦事的部屬,就是臣。
  做主管的人要有一個觀念,就是部屬是幫助我一辦事的人。因此,對他們應該存著恭敬心,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忙,主管一個人是無法辦事的。所以當主管的不要擺架子耍威風。真正懂得統御學的人都知道,越是尊重對方,越能獲得對方衷心的,誠服及死心塌地的襄助。而身為部屬的,則要對主管,對所擔負的工作忠心。這正是中國自古以來最為重視的美德,因此排在八德之首。
  以上父慈子孝,夫義婦順,兄友弟恭,長惠幼序,朋誼友情,君敬臣忠十種義行,都是人人必須做到的。
  每個人在社會上,身分是多重的,如既為人父,又為人夫、人子、人兄,當然也是別人的朋友,也可能是機關的主管或部屬,總之不出這十義之外,「此十義,人所同」是勉人要盡心盡方去做好。由自己開始做起,進而影響家人、朋友、周遭的人,這種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二十九)
凡訓蒙 須講究 詳訓詁 明句讀



    古代凡是訓誨剛啟蒙的兒童讀書,都必須講解義理,考究事貫,並且詳細說明每個字的意思,引導明白文章那裡該一逗,那裡是一句,這樣才能深入了解文章所蘊含的意思。
   「蒙」就是草初生,比喻懵懂還不甚明白的意思,就像小孩子剛上學,對於一切事理還分辨不清,迷迷糊糊。啟蒙是非常重要,易經上說:「蒙以賽正,聖功也。」啟蒙時導之以正,這是聖人教化的功德。若導之不正,後果堪慮。所謂導之以正,其實也就是加強「人格教育」。
   「須講究」:
    讀書必須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決心,多方參考各種書籍,對於事實要考證明白,至於查不出來,不敢確定的地方,則存疑,不要妄下斷語,所謂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」,這是做學問所要把一握的原則。
   「詳訓詁」:
    訓話是了解文字的意思。想讀中國書、欣賞中國詩,必須先懂中國字每一個字的意思都不一樣,即使同一個字,放在不同的詞句上,意思也會改變。如拿「著」、穿「著」、「著火,意思皆不同,因此非弄明白不可,否則就讀不下去了。
   「明句讀」:
    文章是由字構成的,字字連綴成一個完整意思的叫「句」。「句」是指文詞的語氣已經結束。如果文詞太長,語氣還沒結束,而略為停頓以便讀誦的,就叫「讀」,也有說一半句叫「讀」的。
    會分句讀,全文才能略知大概。如果分錯句讀,意思可能完全相反。如從前有一個人到朋友家作客,接連下了幾天雨,客人住了好久仍不走,主人有了逐客的意思,因此作了一篇短文,貼在壁上,但是沒有加句讀,他的本意是:「下雨,天留客,天留,我不留。」可是客人卻讀成「下雨天,留客天,留我不?留。」於是他又理所當然敢住了來了。這就是文章沒有句讀,所鬧出來的笑話。可見讀書不可不分清楚句讀。
    以上三個要點,都是訓誨蒙童時所應該注重地方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三十)
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



      求學的人,剛開始的時候,要先讀小學,讀完再讀四書。
    小學是朱子著的一本書,裡面載明初學的蒙童所應該學習的項目。首先要學的是灑掃、應對、進退的禮節。大家可不要小看這三件事,許多大人都做不好呢!
   「灑掃」看字面就知道要先灑水再掃地,偏偏有不少小學生是先掃地再灑水,問他原因,他說灑了水,地溼溼的就不好掃了。這是不會灑水的緣故,灑水時水要細而普遍的灑下,可不能一塊乾一塊溼的。你看,灑水也有學間吧!
    說到掃地,有許多小孩子連掃把都不會拿,而且掃時帚部揚起,弄得塵土飛揚。該如何掃才能掃得乾淨,且灰塵最少,自己好好的研究研究吧!
   「應對」是與人接洽對答時,態度要如何才得體?回答要如何才恰當?多說一句是浮躁,少說一句又不清楚,因此說話馬虎不得,非得講求簡要詳明,又合乎禮節不可。而且還得因人、因地、因時而異,太不容易了。
   「進退」是待客之禮,客人來,晚輩進茶進果時,進必趨(快),退必遲(慢),而且退時屁股不可朝向客人舉一動都得合乎禮節,不輕浮、不莽撞。
    以上三件都是最基本的規矩,在書本上學到了,就要實行出來,所謂「知行合一」才是真學問。在古代每個注重家庭教育的家庭,都如此要求子弟,先確立了規矩典範,才可以進一步研究更深的學問,也就是研讀四書。有小學的基礎,再學四書,必可以收事半功倍的成效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三十一)
論語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記善言



      論語這本書,一共有二十篇,是孔子與學生及當時的人談論有關仁道、學問、政治的記錄。孔子去世後,由弟子及再傳弟子編輯而成的。裡面所記載的都是孔子的好言行,都是聖人智慧的結晶,每一篇每一章都可以作為我們言行的準則。因此不論古今,放諸四海皆能適用。
  論語原本有齊論和魯論之分。齊論有二十二篇,內容與魯論差不多,後來科舉考試都依照魯論來出題,齊論就失傳了,因此我們現在讀的是魯論。
  論語第一篇第一章一開始就說「學而時習之」,可見「學」非常的重要。「學」是入道之門,只有學,知識才能不斷增長;品德才能漸趨高尚。
  想學就要問,所謂學問!學問!不問就學不到,因此古人常常到處參訪名師,因為每位老師的見地不盡相同,我們參考多了,實際運用也多,長了見識,知道如何取捨,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學問。
 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「仁」,整部論語論仁的地方相當多,但都沒有把仁的全貌說盡,可是我們可以由「忠恕」下手,作為行仁的初階。
  宋宰相趙普曾向宋太宗說:「我有一部論語,以半部輔佐太祖平定天下,以另外半部協助陛下致太平。因此留下了「半部論語治天下」的美談。論語不但可以用來治天下,也是個人修養的指南,每一句話都包含了聖人對人情事故的睿智態度。我們常感嘆做人難,辦事難,何不把論語好好背起來,並且切實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上呢?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三十二)
孟子者 七篇止 講道德 說仁義
  


    孟子這部書一共有七篇,裡面的內容都是一些道德仁義的事。
  「道」是道路,凡是應走的路,該做的事,都是道。依循天真的本性去做,不摻雜,就是道。這種道理很深,不容易了解。
  「德」是依正道去做,心裡有所得,所謂公德、陰德都是德。
  「仁」是與人相親厚,處處為對方設想。如果國君都為百姓著想,那就是仁君了。
  「義」是合宜的意思,凡是正當,不傷害別人的事,把它做出來就是義。有所謂正義、情義。
  孔子把道傳給曾子,曾子傳給子思,子思再傅給孟子,到了孟子再次把儒家思想發揚光大。
  孟子身處戰國時代,時局非常紊亂,只因各國國君都妄自尊大,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,因此戰事頻繁,天天有攻伐,最苦的是老百姓。
  孟子為了拯救百姓免於受苦,也為了消弭戰爭,因此遊說諸侯,勸他們若要國家富強,成就王道,就必須講道德,行仁義,多為百姓設想,因為百姓是國家成立的重要因素,是最寶貴的。所以他提出一句「民為貴,社稜次之,君為輕」的口號,也就是要國君,把人民的一切需要放在第一位。人民受到良好的照顧,相對的會以忠心愛國來報答,國家自然強盛起來。遺憾的是當時的國君都非常短視,沒有一個肯接納他的意見。
  因為孟子希望天下能太平,所以汲汲奔走於各國之間遊說君王,卻受到各國臣子們的阻撓,孟子遂拿道德仁義與他們辯論。孟子的口才相當好,當時的人,以為他是個好辯論的人,他說:「我那裡喜歡辯論,我是不得已啊!」。
  孟子在外不得志,只好轉回鄒國,效法孔子教授門徒,與學生講學論道,並且作成了孟子七篇,流傳後世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三十三)
作中庸 子思筆 中不偏 庸不易



    中庸這一本書,是子思寫的,裡面說的都是不偏於一方,永不改變的天下至理。
    「子思筆」:「筆、當作「寫」來講。子思就是孔伋,是孔子的孫子,
他在曾子的門下求學,作了中庸這一本書,把它傳,授給孟子。
    中庸之理是孔門傳授給弟子的心法。子思恐怕年代久了,會有所偏差,因此把它寫成書,共計有三十三章。
    中庸剛開始只是說個道理,中間則分開說明、萬事萬理,最後又歸合到一個理上。因此中庸之理如果開出去,可以充滿天地之間,若收回來,又可以退藏在一個隱密的地方。此理含意無窮,是很實在的學問,會讀的人,仔細思索研究,一定有所得,終身受用不盡。由此可知,中庸之理和我們有密切的關係。
   「中不偏」:「中」就是中間,不偏於任何一方,做事不會太過或不及,也就是依中道而行。實在說來,只有聖人才能如此,凡夫由於智慧不足,煩惱又多,做事全憑個人喜好,感情用事,以致每個人的標準不同,因此皆不得中道,如果能近於中道就不錯了。
   「庸不易」:「易」就是改變,不易就是不改變。不因著時間、空間的不同而改變的,才可以做為天下的定理。你們想想看,有那些事情是永不改變的呢?
    中庸開宗明義第一章就說: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,非道也。」意思是說:上天所給與人的秉賦叫做性,依循著本性去做事就是道,要修得這個道,必須靠教化的力量。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依著本性去做事,大都已經摻雜私心了,因此必須有一人來教我們袪除毛病的方法。
   「道」是不可以有短暫時間(須臾)與我們分開的,可以分開的就不是道。因此真正修道的人,不論吃飯、睡覺、或遇到緊急、危險時,都不忘「道」,把道當成命根子一樣來守著,因而有所成就,這也是他們能成聖成賢的原因。
    道是通往光明本性的路,路有千萬條,你修的是那一個道?有沒有偏離?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三十四)
作大學 乃曾子 自修齊 至平治



    作大學的是曾子。本書共有十章,是教人如何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道理。
    「大學」:就是大人之學。大人指的是居官在位之人,也就是負責領導,教化工作的人。孔子把「政事」列為四科之一,可見辦政事是很重要的。因為不論是一家、一村、一鄉、一縣、一國乃至天下,都是由人組合成的。人一多,眾人不同心,各行其是,不免發生衝突,彼此就要受到傷害了。因此要使人人相安無事,得到公安,只有依靠政治的力量。但是政治本身的制度規章是死的,辦事的人才是活的,因此主政的大人,是孔門所注重培養的人才,務必使他具有仁心,能公平、公正才行。
    曾子姓曾名參,是孔子的學生。孔子曾評論他:「參也魯。」曾子的資賦比較魯鈍,反應不是很靈敏,但在求道上卻不取巧,肯下苦功,勤能補拙,終於有所成就。孔子的學術思想,端賴曾子傳下來,,才得以延續至今。可見魯鈍並不表示學習無望,只要功夫深,「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」。
   「自修齊,至平治」在修身之前,必須先經過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的工夫。心正了,身才能正。本身有了修養,才能影響家人各守本分,趨向正道。家庭和睦整齊了,才有能力出來辦事治理國家,絕對沒有自己的家都理不好,卻可以教人的。因此如果有一家人行仁道,也會影響其他的家庭跟著行仁,漸漸擴大到一國都行仁,可見齊家是治國的基礎。
    治國的君子,本身有了德行,才能贏得民心,有了民心才有鞏固的國土,有了國土才有錢財,有了錢財就能加以運用造福百姓,人民得到福祉,對國家更增信心,至此天下太平無紛爭。
    大學最後的目標,固然是在治國平天下,但下一手處卻在開發個人光明的本性,使自己日新又新,達到至善的境界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三十五)
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



    孝經講解通了,四書也已讀熟,才可以讀六經春秋。這是標明讀書的次第,應該由淺入深,由近及遠,由根本及於枝末。
    孝經是孔子所作,共有十八篇。孔子曾為曾子陳述孝道,因此由曾子把孝經傳下來。曾子本身就是個有名的孝子,是孝經的實踐者,由孝子傳孝經,真是名正言順。
    二十四孝中「囓指痛心」的故事,講的就是曾子的孝行。內容是:曾子平日奉養母親非常孝順。有一次到山中砍柴時,家裡忽然來了客人,母親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,心裡一直盼望曾參快點回來。靈機一動,於是咬破自己的手指頭。在山中的曾參,突然覺得一陣心痛,猜想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,因此急忙奔回家,才解除了母親的窘境。
    由於曾參心裡常惦記著母親,因此母親咬破手指頭,馬上就能有所感應,真是「母子連心」。
    母親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子女的,而子女想念母親的時候卻很少,因此不能感應。如果我們也有像曾子一樣的孝心,自然也能隨時和母親互通消息。
    曾子一生行孝,不因父母過世而稍減。有一次他患了重病,便召集門弟子告訴他們:「看看我的手和腳,我是多麼小心的保護著,像走到深淵旁邊,走在薄冰之上一樣的小心,唯恐身體髮膚有所損傷。如今我將要走了,從此可以放心了」。由此可知,曾子一生是如何的力行孝道,連最起碼的身體髮膚都不肯任意損傷,更不會以父母賜與之身來為非作歹,有損自己的德行,因此真孝者必是大善人。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三十六)
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
  


    詩、書、易、禮、春秋稱作六經,每一個求學的人,都應該講解研求其中所包含的意思。
  六經本來是指詩、書、易、禮、樂、春秋而言,但樂經在遭秦始皇「焚書坑儒」燒毀後,就失傳了。我們知道孔子是以禮經、樂經、射箭、御車、書經、算數等科目來教學生,樂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科。
    為什麼要學樂呢?因為每個人都有七情,喜怒哀樂沒有發出來之前叫做「中」,這時心不偏於任一方。一旦發出來又能合於節度,就叫「和」。普通人總是發得不合時宜,任意宣洩而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。發怒時像隻凶老虎,見人就罵,恣意破壞,總要待氣消了才清醒過來,但悔之晚矣!也有人樂得手舞足蹈,大聲喧嘩,忘了還有他人的存在。這都是情感發得不適當。怎麼辦呢?可以用樂來調和性情。不是常聽人說,音樂可以怡情養性嗎?就是這個意思。
    心中不平時,藉著音符的跳動,情緒獲得了平撫,音樂必須具有這種功效才是好音樂,但是現在的新潮音樂,不但不能舒解情緒,反而使心情更浮動 ,更茫然 ,不聽也罷!
    樂還可以跟禮配合,叫人依著樂來行禮,自然而不拘束。禮樂合而為一,一切舉動合於規矩,活潑而不亂。
    由於樂經散佚,找不回來了,因此有人把禮記補入,所以還是六部書。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春秋經拆開來,以為是春經和秋經,那就錯了。
    「經」只有聖人才可以作,因為經是千古不變的道理,聖人生而知之,天下事無所不曉,而且根據人情事故來寫,因此內容是人人可以遵循的。
  「易」是改變的意思,萬事萬物無時不在改變,雖變卻有原則可供遵循。易經可說是一部高深的哲學書籍,有人說:「讀了易經能算卦。」易經固然可以卜卦,但是人的心是一直在變的,心一變週遭的一切也跟著變,就卜不準了,除非你懂得定心之法,你拿什麼來定心呢?心定於何處?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三十七)
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

    連山、歸藏、周易這夏、商、周三個朝代的易經,雖略有不同,但是到了周朝,已經把易經的道理發揮得很詳盡了。
    在遠古時代,有一天伏羲氏看見一隻龍頭馬身的動物,由河裡飛出來,背部還有五十五個黑白點,這就是所謂的「河圖」。
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 於是他仰觀「天象」,俯觀「地法」,中觀「人物」,畫出了與三才有關的八卦,定住陰陽,這個叫「先天八卦」。到了黃帝時代,用─代表陽,--代表陰,並且加以組合,分布在八方,才成為八卦之體。
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 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在羑里時,他又研究八卦,明白它的陰陽變化,又把一卦變成八個卦,共有六十四卦,一爻又變為六爻,共有三百八十四爻,變化就更大了。這個是「後天八卦」。
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 我們現在用的是後天八卦,因為是周文王定的,因此叫做「周易」。文王作「卦辭」,斷定每一卦的吉凶。周公著「爻辭」,斷定每一爻的吉凶。孔子贊周易,著「繫辭」,把易經之理說得更完備了。
    孔子曾說:「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易,可以無大過。」意思是如果孔子能再多活幾年來學易經,就不會犯大過錯了。可見明白易經的道理是多麼重要。一部易經想全部研究明白,並不容易。可是我們知道,易經主要是在說明萬事萬物的吉凶,好讓我們懂得趨吉避凶的方法,知道進退取捨之道。趨吉避凶的妙方無他,就是深信因果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能這樣自然長保平安,所謂「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。」
   「易」是改變的意思,萬事萬物無時不在改變,雖變,卻有原則可供遵循。易經可說是一部高深的哲學書籍,有人說:「讀了易經能算卦。」易經固然可以卜卦,但是人的心是一直在變的,心一變,周遭的一切也跟著變,就卜不準了,除非你懂得定心之法,你拿什麼來定心呢?心要定於何處呢?

TOP

三字經簡說(三十八)
有典謨 有訓誥 有誓命 書之奧



    典、謨、訓、誥、誓、命都是書經的篇名,裡面所含藏的意思非常精微深奧。
    典:常也。常而不可改變的。這是帝王受天之命而登基的證明書。此是大事,非常慎重,內容不可亂加更改。有堯典、舜典。
    謨:謀也。是大臣獻上的計策,用以匡正贊助君王的施政方針,目的在幫助君王治理國家。有大禹謨、益謨、稷謨。
    訓:誨也。是大臣訓示啟迪國君,補救施政上不及之處,也就是勉勵君王對於做得不夠好的地方,要加強實行。有伊訓等篇。
    誥:召也。這是君王頒發的號令,告訴天下人,以便新頒佈的法令能夠普遍實行。有大誥、康誥、召誥、酒誥等。
    誓:信也。國家要對某個地方或國家實行處罰,說明出兵的理由是替天行道,對於官兵的勇猛或退卻,以及敵方的頑抗與投誠,有各種不同的賞罰方式,皆一一表明清楚。這類的文書就叫誓。有甘誓、費誓、秦誓等。
    命:令也。國君對大臣發布的命令。如命某某人擔任什麼官職。命和誥有所不同,命的對象是大臣,誥的對象是天下百姓。
    為什麼叫「書經」呢?因為它書寫了當時發生的事,又因為記載的都是堯、舜、夏、商、周上古時代的事,所以叫做「尚書」。內容很多,而且各代寫法不一,因此孔子加以刪修,只剩下一百多篇。
    尚書在秦始皇時,遭到焚毀,到了漢文帝時,下召徵求全國書籍,卻找不回尚書,幸好有一位九十歲的老人叫伏生的,他小時候把整部尚書都背起來了,因此用口講授尚書,由別人抄錄下來,一共有五十八篇。到了漢武帝時,有一位魯恭王要擴建宅舍,旁邊正好是孔子的老家,他拆掉孔子的家,在牆壁中得到了「尚書」一部,拿來和伏生口授的比對一下,並沒有差別,這一部又叫「壁經」。
    小朋友,由伏生老人的口授尚書,你是不是得到了一點啟示?如果你背下一本書,就等於隨身帶了一本無形的書,可以陪你走遍天下,直到老,要用隨時可以拿出來,就像伏生一樣,這才是活書。如果讀了也不記,馬上忘掉,讀得再多也等於零。你們何不趁著記憶力最好的時候,多背一些書呢?

TOP

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About Us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Our Service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Expected Quality System Certification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., Ltd - Contact Us Our Partners – Sai Fung Electronics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