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州陵縣經濟開發區呂莊村六旬的孫鳳芝,騎著破三輪車為身患尿毒症的兒子沿街乞討救命錢已經三年了,這個家徒四壁已經63歲的小老太太,蹬三輪的速度比過去慢了許多。但她不能停下來,因為她腳下走出的是兒子的生命線……
兒患尿毒症“逼”母成乞丐
2010年1月11日,陵縣經濟開發區呂莊村呂恩年家。母親孫鳳芝早早起床給全家做好飯後,又扶著呂恩年上了三輪車,身高只有1.5米的孫鳳芝便往村口蹬去。她佝僂的身子,像在幹涸的河灘上掙扎的蝦。
三年來,她這輛破舊三輪車被焊接了好幾次、車座換了四五個、車胎已換了10次。她騎著三輪車載著兒子去討錢,討到錢後帶著兒子去做透析,然後再去討錢。三年寒暑1000多天,風雨無阻。
63歲的孫鳳芝本是一名靠種地吃飯的農村婦女,2004年初老伴病逝。2004年9月,兒子呂恩年患了腎炎,後轉為腎病綜合征。為兒子治病花去幾萬元後,他們家已近乎一貧如洗。而2007年初,當時29歲的兒子病情又加重,確診為尿毒症,醫院稱必須做透析。
兒子的病情如晴天霹靂讓全家突然陷入了絕境,兒媳薛艷華既要照顧孩子做家務,又要種地,一有空還要到工地上幹力氣活掙錢,即使她一天忙到黑也無法掙夠丈夫的醫藥費,她狠狠心要打離婚。
婆婆孫鳳芝說:“他病了也沒辦法啊,家里的事情我來幹,治病的錢也由我來想辦法吧。”從此,她天天早上5點就起來,做好飯後,便騎著三輪車載著兒子去乞討。婆婆的做法感動了兒媳,使她留了下來。
三年乞討路辛酸千余天
最開始討錢是從村里開始的。“他嬸子啊,俺來要飯了,可俺不要饅頭,要錢,恩年再不去治療就要死了。”就這樣,這家10元,那家20元,乞討的第一個早晨,孫鳳芝竟然要到了300元錢。拿著這些錢,她拉著呂恩年奔向醫院。
2007年11月下旬的一天,孫鳳芝騎車載著兒子去做透析,走到陵縣紡紗廠附近時,一輛摩托車將其母子撞翻在地,孫鳳芝胸部受傷被送進了醫院。住了五六天後,花去了三四千元,對方才賠了兩千多元。孫鳳芝見狀立即要求出院,在家靜養了幾天後,就又馬不停蹄地載著兒子去乞討了。
2007年時,呂恩年每周要做2次透析。2008年後,每周必須做3次透析才能穩定病情。這無形加重了孫鳳芝乞討的壓力,每到兒子透析的日子,她先把兒子送到醫院,然後去乞討,下午再到醫院接兒子;兒子不做透析的日子,她便帶著兒子去討錢。
風風雨雨算不了什麼,更多是遭人嫌棄和誤解,2008年的一天,孫鳳芝在德州市一家汽配門市部討錢時,就被轟了出來。三年來,幾乎陵縣經濟開發區每個村都留下孫鳳芝騎三輪車乞討的身影。實在不好意思再向鄉親們討,她才騎著車到30公里外的德州乞討。
2009年12月30日下午,德州市德城區門市密集的新湖南路,孫鳳芝冒著零下13攝氏度的低溫挨家挨戶要錢。在一家名為“魅力寶貝”的服裝店內,人們以為她是個騙子,沒有人願搭理她,但當了解到她的真實情況後,周圍的人都深深被她感動了。眾多圍觀群眾你10塊、我20塊地給她捐起了錢。這天孫鳳芝很快就討到了300元,她欣慰地頂著風騎了4個多小時趕回家。
靠著乞討,一開始被醫生斷定如果不換腎活不過多久的呂恩年現在已活了三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