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
5年10次中風 聰穎童不治
[打印本頁]
作者:
twintwin
時間:
2009-12-4 21:52
標題:
5年10次中風 聰穎童不治
【明報專訊】粒腺體症可令一名健康聰穎的兒童,在短短5年間經歷10多次腦中風,令他變成又聾又盲又啞兼癱瘓,最後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死亡。在本港出生及成長的瑞士籍男孩夏約書(Joshua Hellmann),便是這故事主人翁。
Joshua1992年出生後非常健康聰明,2歲時已認得逾200間航空公司標誌,5、6歲已懂說英文、德文和普通話。Joshua漸長,媽媽Christina發現兒子經常嘔吐,運動後極易疲累,行動欠靈活,不像其他孩子般活躍和愛運動,往求診卻查不出異常。
直至02年聖誕,Joshua首次中風,導致頭痛和視力問題,半年後在瑞士第二次中風。11歲時,Joshua在瑞士接受基因測試,證實患上粒腺體症,但此症無藥可醫,此後數年不斷重複中風及癲癇發作,其後更失明、失聰、失去說話能力和癱瘓臥牀。
母成立孤兒症基金會 捐贈50.6萬
Christina為愛子不斷尋求專家治療,Joshua14歲那年,日本專家為他診治後處方「精胺酸」配合癲癇症藥物,病情才告穩定,惟天意弄人,翌年Joshua因感染流感併發嚴重肺炎不治。
為喚起港人對「孤兒症」的關注,Christina為愛子成立「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」,昨向醫管局港島西聯網及港大兒科學系捐贈50.6萬元,作為推廣孤兒症健康教育及粒腺體症的研究和化驗經費。
作者:
twintwin
時間:
2009-12-4 21:53
致命粒腺體症 料全港1400患者
先天代謝缺陷 致兒童生長遲緩頭痛中風
【明報專訊】醫學界把沒有藥廠願投資研發藥物的疾病喻為「孤兒症」,「粒腺體症」是其中之一,患者因先天性代謝缺陷不能製造身體所需能量,兒童期開始不斷經歷偏頭痛、中風,生長遲緩且較矮小,兼有器官疾病卻不知何因。港大過去30多年為23名兒童確診,其中8人已死亡,但專家估計全港至少有1400人患有此症,因社會認知低而未被發現。
醫學界早年認為粒腺體症主要由母親遺傳給子女,港大兒科學系教授黃珍妮直言,一些兒童被確診後,會發現原來整個家族女性都有偏頭痛問題,若父母帶有隱性基因,便有可能全無病徵,但可把致病基因傳給下一代。除了遺傳,近年亦發現患者本身細胞核出現突變也會引致此症。
港大確診23宗 8宗死亡
粒腺體症病發率為5000分之一,香港估計至少有1400名患者,由84年至今,瑪麗醫院和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共接獲23宗粒腺體個案。黃珍妮說,該23宗個案包括15男、8女,年紀最小者在出生翌日心臟發大兼不能呼吸而確診,亦有個案至20歲時才確診,其中8名患者已死亡,死亡年齡由4日大至15歲不等。
患者病徵複雜,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浮現。有病兒出生時健康,幾歲後才病發,首當其衝是腦部和肌肉功能,經常偏頭痛、腦中風、癲癇;手腳活動較笨拙,全身無力,眼皮下垂如「加菲貓」,患者個子會較矮小,並會有多個器官疾病如糖尿、心臟問題等。
屬「孤兒症」 無治療藥物
黃珍妮說,要確診此症須抽取肌肉、皮膚組織作培植酵素化驗,但本港未有這化驗技術,故需要把樣本送往西班牙、荷蘭、澳洲等化驗所。
黃珍妮強調,產前檢查並非必須檢測此症,因即使帶有遺傳基因並不代表一定發病,若因而決定墮胎會引起道德問題,加上此症並無治療藥物,只能靠處方多種維他命和「精胺酸」,以補充大量能量維持機能,避免腦中風。
根據歐洲罕病聯盟定義,「孤兒症」是指發病率低於2000分之一的疾病,至今約有1.1萬多種,黏多醣症亦是其中之一。
歡迎光臨 HFL (http://happyfunnyland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7.2